土風舞界喊招生困難已經好一陣子了
(現在改叫國際民俗舞蹈界)
不過到了一個底線時
真的都沒有人加入而倒社的
似乎也很少
也許就廣大的大專人口中
長尾理論還是有它的準確性在的吧

不過在文創產業漸受重視的現在
就連街舞都開始因為年輕人的力量被扶正
但國際民俗舞蹈(在臺灣)卻沒有相對應的曝光與成長
搞不好各地的媽媽土風舞人口集結起來
都有可能比世界民俗舞蹈人口多
(不過我沒有證據)

而什麼都跳這個賣點
似乎一點都不賣了
而入門門檻低這一點
在現在似乎也一點都不重要了

如果我們把世界民俗舞蹈拆開
就會發現其實中東肚皮舞有很多人在跳(也出現了媽媽肚皮舞)
佛朗明哥有很多人在跳(也出現了媽媽佛朗明哥)
呼啦舞有很多人在跳(也出現了媽媽呼啦舞)
日本舞有很多人在跳
踢踏舞和方舞也有一群人在默默的努力
(媽媽們其實很神的,門檻不是用跨的而是用撞的)

民俗舞蹈也不是沒有這種舞
不過要說出來當賣點
我自己都覺得那我幹嘛不去專門的地方學

但是以現況來說
實在是很難判定到底是因為民俗舞蹈中的舞不吸引人
還是因為民俗舞蹈的知名度不夠
所以招生才會如此困難

畢竟在各校中只要稍微有心宣傳
就還是會有一兩個人有興趣
而在文化舞者的初級班教學中
更是看到很多新人加入並且努力學習
但是問題的癥結點還是不明確

如果是前者的話
可能就要思考一下民俗舞蹈的定位問題
但是如果是後者的話
國際民俗舞蹈協會手上就有一項很好用的工具
那就是北區觀摩(不要聯歡)
而且是可以馬上著手的測試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